今年(2021)東京奧運少了現場觀眾的掌聲及應援團的加油,但選手心中更清楚,自己內心的安定感是更重要的動力來源。同時,身邊教練扮演導師兼益友的角色也是非常重要的陪伴和支持。

其實,每個人也都可以多培養自己專屬的「應援團」喔!

人生的「應援團」可以是別人也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生活中的各類事物組成。每當在關鍵時刻,就會感受到應援團隊對自己的「臨門一腳」是有著莫大的幫助,此時,我們會很感謝平時有培養這些隊友的自己。

某次讀書會課堂學員欣喜地分享著:「上次課堂結束後,因為感受到自己想改變現狀的意願很強,加上當天課堂中吸收到的感覺不是來自筆記文字上的幫助,感覺有一份特別的安定感支持著自己,那幾日回到職場也就很放心的改變自己的態度,所以似乎就突破了一些關卡。」學員形容:「自己像個小宇宙也被支持著,感覺是一份更柔更女性的能量。」

其實這位學員的歷程就是個「天助自助者」的樣版。首先,是自己強烈想要改變的意願,加上平時累積的「應援團隊」在適當機緣就會有一股神助的動力來推自己一把。

多數人都認為自己是有意願學習成長的,不過因為慣性使然,即便聽懂很多道理很認同、也總是舉雙手贊同,但是當需要改變既有模式去表達、或者做事時,也會有讓人感到使不上力的;而同樣,也會有些片刻讓人感到好有勇氣、好有決心的動能。這其中差異在於平時有否懂得栽培自己的「應援團隊」,可以適時為自己鼓舞打氣、轉換情境。 

所以生命中可以有一位教練、顧問或是導師是很重要的,但是「內在動能」的自我養成則是要靠自己慢慢品味、堆砌而來。那麼讓我們一起交流分享,如何透過接觸美好的人事物、五感的體驗而讓自己內在逐漸深化成這份「內在動能」。 

試想一個很簡單的情境:當我們收到一份自己非常非常喜歡的禮物,那麼此時很容易發自內心說出「我真的好喜歡,好感謝你」,而我們也知道這不只是一句客套話或只是禮貌性的謝謝。

「感受到美好事物時會感到喜悅」是人的天性。然而,現代人的生活都有一定的水平,多數人會覺得日子過得不錯了,不要貪求太多、要惜福。加上講究效率、速求的社會氛圍,所以也讓自己缺少深刻體會「感到享受或感到幸福」的經驗,常常都是驚鴻一瞥、或是頭腦性、匆忙地想在社群媒體留下片刻,而這樣的體驗如流水席般,是有點可惜的。

有些人會說自己很麻瓜什麼都沒感覺,有些人很有感覺但是常會搞不清楚自己面對到的能量狀態以至於會混亂;可知,當我們身處混亂狀態時,會覺得搞不清楚狀況、或缺少分辨的能力,原由來自平時對事物的感知力太弱,又因太常用「頭腦」分析利弊好壞,所以無法判斷、擷取到事物的本質。但是,「感知能力」是可以培養改變的,優質的「感知能力」猶如豐沛的泉源,也可以適時幫助我們更有「事半功倍」的能力。 

「真正優質的好作品中會帶著創作者本身創作時的能量,當你接觸到時,就可以感受到那份能量。」早期聽到章成老師說這段話時,我也想起以往自己總覺得不懂畫卻很愛看畫展的動力;站在作品前的觸動,很難用文字語言形容,那跟當下心情無關,卻又感受到一份特別的交流流串在作品和心神之間,很被滋養卻又淡然無語;因此,即便是旅行我也會特別安排賞畫的時光,很喜歡只是沉靜浸泡在這樣的氛圍中,這份無言的交流總讓我心神感到一份意猶未竟的滿足感。看展前做一點功課也是必要的,日後再次閱讀創作者的生命背景或理念時,也會有一份翻新的體悟感。

或許剛開始你會有觸動但是很難形容,或者即便覺得沒有感覺也沒關係,細胞是會記得這些感覺的,慢慢的當你的細胞記住之後接觸到類似的頻率時就更容易汲取、更易被啟動;當你在面對壓力或身處負面境況時,這些透過五感(正能量)累積的庫存資糧如同豐富的「應援團隊」,那些以前感到難以啟口的話、不想走回頭路的舊習,將會變得容易執行、克服,自己會感到被支持、被照顧著的安心感。 

延伸到日常中,聆聽音樂、拈花惹草、觀日出日落、品茗美酒美食的片刻,心情也隨之更加安然、可以享受其中。(待日後續篇交流)

打開五感感知是很美妙的,「不懂」很正常,且讓「意樂、開放的心」引領即可。生活不免需要面對各種挑戰或困境,透過語言、文字上的學習可以幫助我們更多的疏理、釐清,透過一次次、一層層的滲入、參就,慢慢的「身心」會愈加平衡發展,「內在靈性」也會漸明白清晰想去的方向、想跟隨的道途。

歲月如過往雲煙,確實很多都帶不走的,但是心中銘記的愛恨情仇喜怒哀樂卻會隨著你的「心境」帶到來世呦,「記得感覺比記得文字重要」,因為這才是靈魂帶得走的(印記)。如果可以更早學習用「天堂模式」來應援自己,那麼「自度度人」就會是雙贏且豐足喜悅的!

———————————————

*最後推薦分享「奈良美智特展」高雄展期7/24-10/31採線上預約制。

四月份在台北看展時雖排了近四小時的隊伍,但看完作品後,深深感到「太值得了」!(一場猶在天堂不期而遇的相見歡,心裡很多泡泡的派對感)

高雄展相關連結:https://fb.watch/6_7GLm0f2u/

 

圖片:2018FMOCA現代美術館祇園京都:「草間彌生 永遠の南瓜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錦冠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